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有哪些看点

发布时间:2024-01-30   来源:保险    点击:   
字号:

【www.hsh365.cn--保险】

  再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为直保公司提供风险分散的渠道,相较于直保公司,再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更高且更分散。因此,往往是资本实力雄厚的国际性公司,可以更好地将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与上海市市长龚正正式宣布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启动。上海银保监局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随后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

  在受访专家看来,此举将推动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再保险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再保市场亟须深入双向融合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分出至境外保费规模约1120亿元,境外分入保费规模约283亿元,再保险逆差近4倍,与全球再保险市场进一步深入双向融合仍需加强。

  “从宏观层面看,国内保险业的承保能力处于过剩状态,加大国际分入业务,有利于发挥承保能力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另外,‘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我国不断增加的对外投资,都需要保险保障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保险行业整合资源、提供服务。” 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陈东辉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再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为直保公司提供风险分散的渠道,相较于直保公司,再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更高且更分散。因此,往往是资本实力雄厚的国际性公司,可以更好地将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此外,与直保业务相比,再保险业务的复杂程度更高,涉及的风险也更为多元。完善的再保险市场能够提升直保市场的承保能力,同时也可以为直保公司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对促进保险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郭金龙看来,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是国际再保险集团进入我国的首选地,美国再保险、汉诺威再保险、德国通用再保险、大韩再保险等国际再保险集团均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2020年7月,安盛信利(中国)再保险在上海注册为我国首家外资再保险法人机构。除了各大国际再保险公司,上海还拥有我国唯一一个保险要素交易市场——上海保险交易所,这是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重要抓手。”郭金龙说。

  围绕4方面出台22条举措

  具体来看,此次发布的《实施细则》围绕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机构体系、深化再保险产品供给和创新能力、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增强再保险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建设等内容共制定了22条政策举措。

  从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机构体系方面来看,上海将发挥再保险登记清结算平台的金融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构建交易清结算一体的新型再保险交易市场。此外,通过支持各类型保险、再保险机构在沪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引导全国再保险资源向上海临港国际再保险功能区集中。

  在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方面,《实施细则》提出,支持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通过平台开展的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实施统一的交易信息登记。通过平台审核的国际再保险分入保费,按照境内新增和不重复计算原则,纳入全国各地区保险公司整体保费收入范围。支持境内外保险机构在该平台设立交易席位,依法合规开展国际再保险业务和相关中介服务活动。

  据上海保交所介绍,作为平台运营方,上海保交所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支持,为再保险“国际板”提供数字化再保险交易系统,在保证各方信息安全、加密和不可篡改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再保险行业的线上化、智能化转型,为全流程监管、穿透式监管和精细化监管提供更加有效的实施工具。平台具备为再保险交易提供资信管理、业务询价、签约存证、账务清算、跨境结算、承保能力整合、风险模型共享、履约管理等功能,此外还可为市场主体对接各项政策支持提供便利化通道,助力各项支持政策“精准落地”。

  陈东辉认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政策吸引力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通过再保险中心结算的分入业务计入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二是通过再保险中心清算的境外再保险人在信用风险资本因子方面享受优惠;三是再保险中心的跨境业务在资金支付和结售汇方面比较便捷;四是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再保险机构享受税收、人才等优惠。

  人才队伍重要性需受重视

  郭金龙表示:“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国际化、专业化人才不可或缺。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复合型、国际化再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国内外高校、再保险公司或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交流,培养航运保险、巨灾保险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再保险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水平。在人才引进方面,进一步优化上海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尖端国际人才的待遇水平,同时在个人收入所得税等方面加大优惠力度。更为重要的是,将上海全方位建设为具备国际吸引力的国际化大都市,通过城市名片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人才。”

  记者注意到,《实施细则》提出,加强上海再保险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再保险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包括:指导上海高校加强再保险相关学科建设,鼓励高校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在经费、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大型保险、再保险机构建立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的产教研融合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再保险行业人才培养和相关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具备世界一流知识结构的再保险高端人才;加快再保险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再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在陈东辉看来,再保险交易正变得越来越数字化,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市场和清算中心也将越来越数字化。同时,再保险交易非常低频,与其他金融交易有很多不同。为此,他建议,“一方面,突出数字化交易中心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轻资产、高效率;另一方面,突出绿色低碳主题,这有望成为未来业务的增长点。”

  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将会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紧抓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窗口期机遇,依托数字化、科技化的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着力打造透明、便利、高效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推进我国再保险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hsh365.cn/yinhang/223168.html